新闻聚焦
发布时间:2025-05-09
资料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点击次数:3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总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发挥引领保障作用提供了重要遵循。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领悟这一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激励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深刻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
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整体,其中,从严管理监督是前提,鼓励担当作为是落点。当前,我们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严管强约束、以激励促担当,促进党员干部勤奋工作、放手干事,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强合力。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树牢监督执纪执法正确导向,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在大局大势下谋划推动工作,及时回应党员干部期盼,既通过严管严惩“刮骨疗毒”,又用好政策“活血生肌”,消除思想顾虑、激励挺膺担当。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纪检监察工作既是严肃执纪执法的过程,也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过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监督执纪执法实践看,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对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还不到位,这不仅损害纪检监察工作的严肃性,也影响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只有创新监督执纪执法方式方法,更好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河南省纪委监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从严管理监督激励保护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见》,既坚决惩治妄为不为者,又坚定支持实干奋进者,引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综合运用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的工作举措
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负重要使命,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好全周期管理理念,打好标本兼治“组合拳”,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
立足于防,设置干事创业“安全区”。抓前端、治未病,才能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这是对干部真关心真爱护。要加强纪律教育时时设防。把纪律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成长全周期,抓好从入党、入职到退休各个重要节点的纪律教育,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是行动准绳,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促使其自觉在纪律规矩设置的“安全区”内踏实干事、勤恳工作。把监督挺在前面处处设防。严格监督不是跟谁过不去,不是制造对立面,而是为了防止党员干部误入歧途。要综合运用列席会议、谈心谈话、调研督导等监督方式和信息化手段,着力纠正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偏差、行为上的越轨,做到良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运用“四种形态”层层设防。准确区分轻微、一般、严重违纪违法等不同情形精准施策,确保在问题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及时纠正,用好第一种形态,给党员干部说清问题、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既促使从小事上严格自律,又体现组织的信任和关怀。
着力于治,树立干事创业“风向标”。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关键要综合运用纪法震慑、政策感召、人文关怀等措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增强治理效能。要严明纲纪立规明向。对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点查办有影响有分量有震慑的腐败案件,着力查处滥用职权乱作为、躺平甩锅不作为、临阵退缩不敢为、能力不足不善为等问题。匡正风气激浊扬清。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建立健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惩戒机制,坚决纠治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着力消除妨碍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的不利因素。严惩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让党员干部更有底气处理复杂矛盾、触及深层利益,更有动力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精准处置治病救人。坚持实事求是生命线,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深入分析党员干部犯错、失误成因,精准定性、正确处置,不枉不纵、宽严相济。准确把握职责与追责问责事项之间的因果关系,严肃恰当追责问责,真正通过问责问出动力干劲、问出责任担当。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要用心用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回访教育,使他们真正认错悔过、重燃干事热情。促改促治增强免疫。注重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用好典型案例资源,强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讲清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讲清楚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道理,真正让党员干部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中知行知止、能为善为。
内化于心,激发干事创业“源动力”。让党员干部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不仅要靠严管严治,根本上还要靠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正本清源,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思想引领,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断汲取崇高信仰信念、真挚为民情怀、高度历史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等思想精华,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锤炼党性修养,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切实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弘扬优良作风,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树牢正确政绩观,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谋事干事、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充分释放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的最大效应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政治性、政策性、关联性都很强,必须更好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提升科学性,确保推进更加有力有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
坚持辩证思维。从严管理监督强调用监督加压、彰显纪法约束的力度,鼓励担当作为强调用信任加力、传递组织关怀的温度。要深刻把握二者目标取向上的一致性、政策措施上的协同性,找准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的平衡点、结合点,既坚持严字当头,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贯通融合纪法情理,及时传递组织的信任关爱,促进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
坚持法治理念。严管和鼓励不是在纪法之外搞从严或者从宽,而是在依规依纪依法前提下的激励约束,必须严之有据、爱之有度。要讲原则敢斗争,坚持遵纪守法没有特权、执纪执法没有特例,严格以党纪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纪法规为依据履行职责,在纪法允许范围内给政策、给出路,决不搞“纪律松绑”“下不为例”,切实做到厚爱不溺爱、激励不纵容,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坚持效果导向。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最终要靠效果检验。要坚持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把严管厚爱理念体现在监督执纪执法每一个环节,研判线索全面准确,谈话函询秉持信任,初步核实精准高效,立案审查调查严格规范,措施适用适度必要,党风廉政意见回复高度负责,以扎实工作过程、妥当处理结果,赢得干部信服、群众认可,真正把效果体现在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更加过硬、干事创业劲头更加充足、现代化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上。
发布日期:2025.05.09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总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好发挥引领保障作用提供了重要遵循。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领悟这一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激励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深刻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的重要意义
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整体,其中,从严管理监督是前提,鼓励担当作为是落点。当前,我们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严管强约束、以激励促担当,促进党员干部勤奋工作、放手干事,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强合力。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树牢监督执纪执法正确导向,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形象,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在大局大势下谋划推动工作,及时回应党员干部期盼,既通过严管严惩“刮骨疗毒”,又用好政策“活血生肌”,消除思想顾虑、激励挺膺担当。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纪检监察工作既是严肃执纪执法的过程,也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过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监督执纪执法实践看,有的纪检监察机关对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还不到位,这不仅损害纪检监察工作的严肃性,也影响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只有创新监督执纪执法方式方法,更好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河南省纪委监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从严管理监督激励保护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见》,既坚决惩治妄为不为者,又坚定支持实干奋进者,引导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综合运用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的工作举措
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负重要使命,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好全周期管理理念,打好标本兼治“组合拳”,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
立足于防,设置干事创业“安全区”。抓前端、治未病,才能防止“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这是对干部真关心真爱护。要加强纪律教育时时设防。把纪律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成长全周期,抓好从入党、入职到退休各个重要节点的纪律教育,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是行动准绳,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促使其自觉在纪律规矩设置的“安全区”内踏实干事、勤恳工作。把监督挺在前面处处设防。严格监督不是跟谁过不去,不是制造对立面,而是为了防止党员干部误入歧途。要综合运用列席会议、谈心谈话、调研督导等监督方式和信息化手段,着力纠正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偏差、行为上的越轨,做到良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运用“四种形态”层层设防。准确区分轻微、一般、严重违纪违法等不同情形精准施策,确保在问题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及时纠正,用好第一种形态,给党员干部说清问题、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既促使从小事上严格自律,又体现组织的信任和关怀。
着力于治,树立干事创业“风向标”。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关键要综合运用纪法震慑、政策感召、人文关怀等措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增强治理效能。要严明纲纪立规明向。对违纪违法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点查办有影响有分量有震慑的腐败案件,着力查处滥用职权乱作为、躺平甩锅不作为、临阵退缩不敢为、能力不足不善为等问题。匡正风气激浊扬清。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建立健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惩戒机制,坚决纠治加重基层负担问题,着力消除妨碍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的不利因素。严惩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让党员干部更有底气处理复杂矛盾、触及深层利益,更有动力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精准处置治病救人。坚持实事求是生命线,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深入分析党员干部犯错、失误成因,精准定性、正确处置,不枉不纵、宽严相济。准确把握职责与追责问责事项之间的因果关系,严肃恰当追责问责,真正通过问责问出动力干劲、问出责任担当。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要用心用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回访教育,使他们真正认错悔过、重燃干事热情。促改促治增强免疫。注重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用好典型案例资源,强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讲清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讲清楚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道理,真正让党员干部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中知行知止、能为善为。
内化于心,激发干事创业“源动力”。让党员干部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不仅要靠严管严治,根本上还要靠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正本清源,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思想引领,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断汲取崇高信仰信念、真挚为民情怀、高度历史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等思想精华,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锤炼党性修养,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切实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弘扬优良作风,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树牢正确政绩观,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谋事干事、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充分释放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的最大效应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政治性、政策性、关联性都很强,必须更好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提升科学性,确保推进更加有力有效,充分发挥叠加效应。
坚持辩证思维。从严管理监督强调用监督加压、彰显纪法约束的力度,鼓励担当作为强调用信任加力、传递组织关怀的温度。要深刻把握二者目标取向上的一致性、政策措施上的协同性,找准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的平衡点、结合点,既坚持严字当头,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又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贯通融合纪法情理,及时传递组织的信任关爱,促进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
坚持法治理念。严管和鼓励不是在纪法之外搞从严或者从宽,而是在依规依纪依法前提下的激励约束,必须严之有据、爱之有度。要讲原则敢斗争,坚持遵纪守法没有特权、执纪执法没有特例,严格以党纪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纪法规为依据履行职责,在纪法允许范围内给政策、给出路,决不搞“纪律松绑”“下不为例”,切实做到厚爱不溺爱、激励不纵容,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坚持效果导向。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最终要靠效果检验。要坚持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把严管厚爱理念体现在监督执纪执法每一个环节,研判线索全面准确,谈话函询秉持信任,初步核实精准高效,立案审查调查严格规范,措施适用适度必要,党风廉政意见回复高度负责,以扎实工作过程、妥当处理结果,赢得干部信服、群众认可,真正把效果体现在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更加过硬、干事创业劲头更加充足、现代化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