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发布时间:2025-05-07
资料来源:
山西日报
点击次数:13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文化自信,意涵明确,其来有自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就是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是说,我们的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改革创新中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始终葆有文化自信的基因、气度。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化这种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豪,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丰富精神滋养。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底色、底气,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才如此自信。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自信才能自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就是说,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就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其要旨就是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没有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华民族是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不移沿着自己所选定的正确道路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重要原则。
一百余年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成功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真谛。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关键在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不仅仅是坚持经济、政治上的独立自主,更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文化传统的系统凝结,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勇毅前行、蓬勃发展的内在灵魂。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自信自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深知,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这是在文化上对世界有所贡献的重要路径。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在夯实实践基石、旨在掌握话语主动权
实践出真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有赖于我们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总之,就是要夯实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实践基石。
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必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系统全面,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这一科学思想理论体系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在统一,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新时代新征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我们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我们政治上的定盘星、精神上的主心骨、话语上的主动权,从而使物质上的独立自主、理论上的独立自主、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真正结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引领前无古人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
发布日期:2025.05.07 浏览次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文化自信,意涵明确,其来有自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就是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是说,我们的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改革创新中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始终葆有文化自信的基因、气度。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化这种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豪,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丰富精神滋养。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底色、底气,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才如此自信。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自信才能自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就是说,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就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其要旨就是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没有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华民族是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不移沿着自己所选定的正确道路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强党强国的重要原则。
一百余年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成功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真谛。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关键在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不仅仅是坚持经济、政治上的独立自主,更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文化传统的系统凝结,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勇毅前行、蓬勃发展的内在灵魂。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自信自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深知,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这是在文化上对世界有所贡献的重要路径。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在夯实实践基石、旨在掌握话语主动权
实践出真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精神。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有赖于我们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总之,就是要夯实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实践基石。
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必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系统全面,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这一科学思想理论体系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在统一,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新时代新征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我们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我们政治上的定盘星、精神上的主心骨、话语上的主动权,从而使物质上的独立自主、理论上的独立自主、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真正结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引领前无古人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