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 > 正文

民族文学研究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4-10-12                       资料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点击次数:11

9月29日,“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多维度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文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推动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中华多民族文学集中展示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多民族文学在题材、内容、风格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杜晓东认为,中华多民族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的记录,更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载体。民族作家通过创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作家们聚焦民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角度书写时代巨变,彰显时代精神,展现了多民族共生共存、交往交流交融的景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朝戈金提到,长期以来,民族文学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即使做个案研究,也应具有宽广的胸怀,推动人类文化与各民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丁国旗表示,民族文学和文艺研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学、民间文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和作用,让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发展。学术研究的理论引领和美学引领应成为民间文艺工作的重要维度,用心感受时代、书写时代,不断拓展民族文学和民间文艺的影响力。在创作中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表现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追求,体现新时代的创造力。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文学史研究界曾出现“重写文学史”思潮,近期又有学者提出“重写文明史”的主张。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钟进文认为,围绕“重写文学史”提出的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观,或多民族文学史观,已成为21世纪初民族文学界的核心议题之一。他强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书写中国文学史需要新的思考,构建人民文艺的新视野,关注既能反映民族特色传统,又能突出各民族文化共性和中华民族共同形象符号的优秀作品,重新审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浸润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鲜明地展现了文化与时代背景、国家和民族丰富实践之间密切互动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认为,口头传统作为民族整体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生生不息地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以强大的生命力维系整个文化传统的存续与绵延。在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传承中,口头传统通过融合个性化经历、体验及当下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重复讲述,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强化历史认同与群体认同,以“活着的历史”为一代又一代民众提供前行的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涵在于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建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处处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源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既赓续了中华文明优秀基因,又吸收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升华并拓展了原有世界文明,展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世界各国和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中华民族文学的多维度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提出,少数民族题材连环画赋予多样性文化以可感性,通过塑造“重瓣花朵式”的中国形象,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认为,民间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是新中国文艺、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了新中国所倡导的各民族文学艺术“互见互鉴”和文学共同体意识,两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发展规划中具备一体性特质。当下,民间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面临学科重构,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野下推动两个学科的良性发展。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米彦青分析了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华民族文学建构的发生学逻辑。她认为,清代对士人传统“华夷之辨”观念的改造,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大变化。这一转变在清代文学中有清晰的表现。研究清代文学,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华民族文学建构的发生学逻辑;二是坚持大历史观方法论;三是立足于对中华民族文学史料的挖掘、梳理与研究,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更加宏阔的学术视野与更高的学术境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实现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冯文开从艺术角度分析了八旗指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他认为,八旗指画展示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艺术的向心力,展现出中华文化艺术的强大融合力,为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历史例证。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登峰战略”重点学科“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华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组与内蒙古大学主办。


相关新闻

more+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正文

民族文学研究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日期:2024.10.12        浏览次数:

9月29日,“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多维度研究,少数民族特色文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推动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中华多民族文学集中展示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多民族文学在题材、内容、风格上取得了长足发展。内蒙古大学副校长杜晓东认为,中华多民族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的记录,更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载体。民族作家通过创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作家们聚焦民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角度书写时代巨变,彰显时代精神,展现了多民族共生共存、交往交流交融的景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朝戈金提到,长期以来,民族文学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即使做个案研究,也应具有宽广的胸怀,推动人类文化与各民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丁国旗表示,民族文学和文艺研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学、民间文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和作用,让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发展。学术研究的理论引领和美学引领应成为民间文艺工作的重要维度,用心感受时代、书写时代,不断拓展民族文学和民间文艺的影响力。在创作中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表现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追求,体现新时代的创造力。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文学史研究界曾出现“重写文学史”思潮,近期又有学者提出“重写文明史”的主张。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钟进文认为,围绕“重写文学史”提出的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观,或多民族文学史观,已成为21世纪初民族文学界的核心议题之一。他强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书写中国文学史需要新的思考,构建人民文艺的新视野,关注既能反映民族特色传统,又能突出各民族文化共性和中华民族共同形象符号的优秀作品,重新审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浸润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鲜明地展现了文化与时代背景、国家和民族丰富实践之间密切互动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认为,口头传统作为民族整体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生生不息地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以强大的生命力维系整个文化传统的存续与绵延。在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传承中,口头传统通过融合个性化经历、体验及当下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重复讲述,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强化历史认同与群体认同,以“活着的历史”为一代又一代民众提供前行的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涵在于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建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处处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源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传承,既赓续了中华文明优秀基因,又吸收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升华并拓展了原有世界文明,展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世界各国和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中华民族文学的多维度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提出,少数民族题材连环画赋予多样性文化以可感性,通过塑造“重瓣花朵式”的中国形象,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认为,民间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是新中国文艺、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了新中国所倡导的各民族文学艺术“互见互鉴”和文学共同体意识,两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发展规划中具备一体性特质。当下,民间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面临学科重构,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野下推动两个学科的良性发展。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米彦青分析了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华民族文学建构的发生学逻辑。她认为,清代对士人传统“华夷之辨”观念的改造,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大变化。这一转变在清代文学中有清晰的表现。研究清代文学,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下中华民族文学建构的发生学逻辑;二是坚持大历史观方法论;三是立足于对中华民族文学史料的挖掘、梳理与研究,打破学科壁垒,构建更加宏阔的学术视野与更高的学术境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实现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冯文开从艺术角度分析了八旗指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的创新发展。他认为,八旗指画展示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艺术的向心力,展现出中华文化艺术的强大融合力,为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文化艺术领域的历史例证。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登峰战略”重点学科“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中华民族文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组与内蒙古大学主办。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