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新闻聚焦

首页  > 新闻聚焦学校新闻 > 正文

数字记忆团队走访光电学院潘英俊教授

发布时间:2023-05-11                       资料来源: 重庆大学官网                       点击次数:264

  5月9日下午,图书馆数字记忆团队李炜、刘芳兵、薛联、曲甜甜等一行人展开了第四次采访,本次的采访对象为原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潘英俊教授,采访地址也颇具特殊意义,选在了潘英俊的恩师黄尚廉院士生前的办公室。潘英俊对光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如数家珍,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勇攀高峰”的光机精神,养护着光电工程学院这棵新生的树,开创了学院学科建设的最好时期。

  

微信图片_20230510101728_副本.jpg


  潘英俊于1980年考入重庆大学研究生,师从黄尚廉,1988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期间,潘英俊在二维周期物体的空间成像理论与实验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突破。他回国后受聘于重庆大学,曾任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光电技术机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他参与研制的“QGK405型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研的”XX工程“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QQ图片20230510103614_副本.jpg


  采访过程中潘英俊细数了学院发展中的“第一”:重庆大学第一个院士、重庆大学第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重庆大学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谈及这些潘英俊的骄傲溢于言表。他说,因为我本身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跟光电学院肯定是有感情的,我的十几年的心血大部分都是放在这里的。”

  

微信图片_20230510101913_副本.jpg


  在任期间,他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使光电工程学科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潘英俊将一个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矛盾较多的学院,改变成团结和谐、令行禁止的科研教学和服务管理团队。当潘英俊卸任时,学院可支配经费达到400余万元,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热忱离开了辛勤耕耘过的光电工程学院。

  

DSC06762_副本.jpg


  采访的最后,潘英俊表达了对光电工程学院的期望:光电工程学院虽然不像之前那么辉煌,但是他的发展还是很好的,希望我们后来的人能够团结起来,把光电学院建设好。

  重庆大学数字记忆团队欢迎您为“追寻黄桷树精神——走进专家”系列口述历史工作提供线索、材料。

  联系人:刘芳兵

  联系电话:65678067 18602304608


相关新闻

more+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学校新闻正文

数字记忆团队走访光电学院潘英俊教授

发布日期:2023.05.11        浏览次数:

  5月9日下午,图书馆数字记忆团队李炜、刘芳兵、薛联、曲甜甜等一行人展开了第四次采访,本次的采访对象为原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潘英俊教授,采访地址也颇具特殊意义,选在了潘英俊的恩师黄尚廉院士生前的办公室。潘英俊对光电工程学院的发展如数家珍,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勇攀高峰”的光机精神,养护着光电工程学院这棵新生的树,开创了学院学科建设的最好时期。

  

微信图片_20230510101728_副本.jpg


  潘英俊于1980年考入重庆大学研究生,师从黄尚廉,1988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期间,潘英俊在二维周期物体的空间成像理论与实验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突破。他回国后受聘于重庆大学,曾任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光电技术机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他参与研制的“QGK405型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研的”XX工程“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QQ图片20230510103614_副本.jpg


  采访过程中潘英俊细数了学院发展中的“第一”:重庆大学第一个院士、重庆大学第一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重庆大学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谈及这些潘英俊的骄傲溢于言表。他说,因为我本身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跟光电学院肯定是有感情的,我的十几年的心血大部分都是放在这里的。”

  

微信图片_20230510101913_副本.jpg


  在任期间,他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使光电工程学科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重点建设学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潘英俊将一个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矛盾较多的学院,改变成团结和谐、令行禁止的科研教学和服务管理团队。当潘英俊卸任时,学院可支配经费达到400余万元,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热忱离开了辛勤耕耘过的光电工程学院。

  

DSC06762_副本.jpg


  采访的最后,潘英俊表达了对光电工程学院的期望:光电工程学院虽然不像之前那么辉煌,但是他的发展还是很好的,希望我们后来的人能够团结起来,把光电学院建设好。

  重庆大学数字记忆团队欢迎您为“追寻黄桷树精神——走进专家”系列口述历史工作提供线索、材料。

  联系人:刘芳兵

  联系电话:65678067 18602304608


相关新闻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