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新闻聚焦

首页  > 新闻聚焦学校新闻 > 正文

《重庆日报》头版“数字重庆加油干”专栏报道学校数字记忆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11                       资料来源: 重庆大学官网                       点击次数:73

  5月10日,《重庆日报》头版“数字重庆加油干”专栏报道了学校的数字记忆建设情况,下面转载详细内容。

  

RB001B20230510C_00(1).jpg


  国内首个高校“数字记忆”平台启动二期建设

  重庆大学将通过数据可视化、VR/AR、智能交互等技术呈现学校记忆

  本报讯 (记者李志峰)5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数字记忆”平台于近日启动二期建设,将通过数据可视化、VR/AR、智能交互等技术,呈现高校记忆。据悉,该平台是国内首个以学术资源和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数字记忆”平台。

  “记忆是人类的神奇密码,个人的记忆、集体的记忆、城市的记忆、乡村的记忆、族群的记忆等各类记忆用数字化存储和表达,就构成了数字记忆。”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说,数字记忆就是将特定对象的历史文化信息以数字方式采集、组织、存储和展示,在网络空间承载、再现和传播的记忆形态。

  平台以全面收集和数字化加工记忆类资源为数据基础,将充分利用大数据、语义网、机器学习、GIS(地理信息系统)、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等信息技术,先构建起整个学校记忆资源的知识网络,再根据各类需求,提取相应知识,形成纵横时空的学校及院系历史发展脉络、学术及专家学者谱系、人才培养路径、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并最终通过数据可视化、VR/AR、智能交互等技术呈现出来。

  “打个比方,已经毕业的校友回到老校区第一教学楼,打开时光机App(或是扫描二维码),就能立刻呈现第一教学楼当年的老照片、设计者、历史上发生的相关重大事件等,可穿越时空,领略当年的风采,了解其历史发展。”杨新涯说,平台将于2029年建成,届时还将为毕业于重庆大学的几十万学子提供一份完整的数字记忆档案,包含个人的学术脉络、社会关系网络、时空位移等内容。

  目前,该平台已完成一期验收,并启动二期建设。平台将全面收集与重庆大学相关的各类资源,构建重庆大学自1929年建校以来的历史、人文、教学、科研、发展等全媒体资源库,实现校内全媒体资源数据规范化和关联智能化的目标。到2029年,力争把学校收藏的图书、论文、相关新闻报道、核心期刊的引文、实物图片、音视频、人名、地名、建筑名等全面实现数字化。

  学校数字记忆项目启动于2020年11月30日,经过2年多的调研、探索和建设,已于今年2月进行了一期平台的验收,并将于近日启动二期平台建设,是国内首个高校数字记忆项目,搭乘数字重庆的“高速列车”,必将为高校学术与校园文化的数字化发展赋能。


相关新闻

more+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学校新闻正文

《重庆日报》头版“数字重庆加油干”专栏报道学校数字记忆建设

发布日期:2023.05.11        浏览次数:

  5月10日,《重庆日报》头版“数字重庆加油干”专栏报道了学校的数字记忆建设情况,下面转载详细内容。

  

RB001B20230510C_00(1).jpg


  国内首个高校“数字记忆”平台启动二期建设

  重庆大学将通过数据可视化、VR/AR、智能交互等技术呈现学校记忆

  本报讯 (记者李志峰)5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大学获悉,该校“数字记忆”平台于近日启动二期建设,将通过数据可视化、VR/AR、智能交互等技术,呈现高校记忆。据悉,该平台是国内首个以学术资源和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数字记忆”平台。

  “记忆是人类的神奇密码,个人的记忆、集体的记忆、城市的记忆、乡村的记忆、族群的记忆等各类记忆用数字化存储和表达,就构成了数字记忆。”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杨新涯说,数字记忆就是将特定对象的历史文化信息以数字方式采集、组织、存储和展示,在网络空间承载、再现和传播的记忆形态。

  平台以全面收集和数字化加工记忆类资源为数据基础,将充分利用大数据、语义网、机器学习、GIS(地理信息系统)、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等信息技术,先构建起整个学校记忆资源的知识网络,再根据各类需求,提取相应知识,形成纵横时空的学校及院系历史发展脉络、学术及专家学者谱系、人才培养路径、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并最终通过数据可视化、VR/AR、智能交互等技术呈现出来。

  “打个比方,已经毕业的校友回到老校区第一教学楼,打开时光机App(或是扫描二维码),就能立刻呈现第一教学楼当年的老照片、设计者、历史上发生的相关重大事件等,可穿越时空,领略当年的风采,了解其历史发展。”杨新涯说,平台将于2029年建成,届时还将为毕业于重庆大学的几十万学子提供一份完整的数字记忆档案,包含个人的学术脉络、社会关系网络、时空位移等内容。

  目前,该平台已完成一期验收,并启动二期建设。平台将全面收集与重庆大学相关的各类资源,构建重庆大学自1929年建校以来的历史、人文、教学、科研、发展等全媒体资源库,实现校内全媒体资源数据规范化和关联智能化的目标。到2029年,力争把学校收藏的图书、论文、相关新闻报道、核心期刊的引文、实物图片、音视频、人名、地名、建筑名等全面实现数字化。

  学校数字记忆项目启动于2020年11月30日,经过2年多的调研、探索和建设,已于今年2月进行了一期平台的验收,并将于近日启动二期平台建设,是国内首个高校数字记忆项目,搭乘数字重庆的“高速列车”,必将为高校学术与校园文化的数字化发展赋能。


相关新闻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