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 > 正文

建设更高水平的新时代文明典范城市

发布时间:2024-09-06                       资料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点击次数:25

文明城市创建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和生动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典范城市,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坚持思想引领,创建信仰之城

现代文明城市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需要共同的信仰信念。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城市发展。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式城市现代化之路。要坚持用理想信念引领城市发展。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精心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各种庆典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发展。精心制作刊播城市公益广告,运用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带有仪式感的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引领广大市民坚定“四个自信”,汇聚建设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磅礴力量。要坚持用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创新进步的良好城市环境。

坚持育人为先,创建首善之城

文明城市创建既要“建城”,更要“树人”。要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要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引领。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完善道德荣誉体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成为新时代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卫生习惯、文明健康、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宣传,积极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办事”“文明交通”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培育文明新风尚。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突出法治对城市文明的重要作用,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法治意识外化为大家自觉文明行为,推动文明从“软约束”变成“硬约束”。要培育志愿服务风尚。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使志愿服务成为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有效途径,让雷锋精神在城市之中人人可学、处处可见。

坚持人民至上,创建幸福之城

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等城市硬件,用心用情解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民生需求,着力解决好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突出城市病问题,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要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政府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城市常住人口基本服务的现代化。要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把打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推进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着力建设绿色城市、节能城市、海绵城市,让广大市民更好享受生态文明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使文明城市创建过程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坚决克服“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不良政绩观念,坚决防止平时工作不扎实、测评迎检搞突击的弄虚作假行为,坚决杜绝折腾群众、无效投入、损害群众利益的劳民伤财现象。

坚持以文润城,创建魅力之城

文化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民生需求和城市文明程度最集中、最深刻的生动呈现。要强化公共文化供给。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统筹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等文化阵地,不断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两道“融合命题”,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要注重文化传承保护。重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深入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极弘扬厚重的革命文化,引导发展活跃的现代文化,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培育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要满足基层文化需求。建立完善文化激励政策,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组织更多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坚持科学治理,创建善治之城

现代城市是一个多功能、社会化的有机综合体,城市治理不仅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战略引领,创新制度顶层设计。发挥各级文明委的统筹协调作用,把各个职能部门的行业规范要求体现和落实到测评体系的指标要求之中,把各个部门的测评结果、考核结果直接用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动态管理上来,实现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规划建设一同部署、一体推进。要搭建参与平台,形成多元共治模式。科学界定政府与社会的职责边界,正确处理政府与公众在城市治理中的关系,建立完善公共信息渠道、公共活动渠道和公众治理渠道,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大数据视为城市的战略资源,在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和各大企业建立专业的数据处理机构,统筹数据治理工作,实现数据的开放流通。坚持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平台有效整合城市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标准化建设和流程再造完善城市治理的基本流程和评估体系,使城市治理过程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

坚持城乡融合,创建共享之城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融合,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任务。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重视和规范管理乡村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编制乡村各类规划,着力改变农村“无规划、乱规划、被规划”的现象,始终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任务,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要弘扬发展耕读文化。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与城市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交融共生。


相关新闻

more+

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2024-09-08

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4-09-07

建设更高水平的新时代文明典范城市

2024-09-06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正文

建设更高水平的新时代文明典范城市

发布日期:2024.09.06        浏览次数:

文明城市创建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和生动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典范城市,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坚持思想引领,创建信仰之城

现代文明城市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需要共同的信仰信念。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城市发展。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式城市现代化之路。要坚持用理想信念引领城市发展。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精心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各种庆典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发展。精心制作刊播城市公益广告,运用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带有仪式感的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引领广大市民坚定“四个自信”,汇聚建设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磅礴力量。要坚持用主流思想舆论引领城市发展。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创新进步的良好城市环境。

坚持育人为先,创建首善之城

文明城市创建既要“建城”,更要“树人”。要通过创建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要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引领。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完善道德荣誉体系,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成为新时代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常态化组织开展卫生习惯、文明健康、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宣传,积极开展“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办事”“文明交通”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培育文明新风尚。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突出法治对城市文明的重要作用,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法治意识外化为大家自觉文明行为,推动文明从“软约束”变成“硬约束”。要培育志愿服务风尚。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使志愿服务成为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有效途径,让雷锋精神在城市之中人人可学、处处可见。

坚持人民至上,创建幸福之城

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公共设施、公共空间等城市硬件,用心用情解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等民生需求,着力解决好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突出城市病问题,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要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政府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城市常住人口基本服务的现代化。要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把打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推进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着力建设绿色城市、节能城市、海绵城市,让广大市民更好享受生态文明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使文明城市创建过程成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坚决克服“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不良政绩观念,坚决防止平时工作不扎实、测评迎检搞突击的弄虚作假行为,坚决杜绝折腾群众、无效投入、损害群众利益的劳民伤财现象。

坚持以文润城,创建魅力之城

文化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民生需求和城市文明程度最集中、最深刻的生动呈现。要强化公共文化供给。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统筹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等文化阵地,不断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两道“融合命题”,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要注重文化传承保护。重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深入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极弘扬厚重的革命文化,引导发展活跃的现代文化,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培育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要满足基层文化需求。建立完善文化激励政策,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组织更多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坚持科学治理,创建善治之城

现代城市是一个多功能、社会化的有机综合体,城市治理不仅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战略引领,创新制度顶层设计。发挥各级文明委的统筹协调作用,把各个职能部门的行业规范要求体现和落实到测评体系的指标要求之中,把各个部门的测评结果、考核结果直接用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动态管理上来,实现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规划建设一同部署、一体推进。要搭建参与平台,形成多元共治模式。科学界定政府与社会的职责边界,正确处理政府与公众在城市治理中的关系,建立完善公共信息渠道、公共活动渠道和公众治理渠道,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大数据视为城市的战略资源,在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和各大企业建立专业的数据处理机构,统筹数据治理工作,实现数据的开放流通。坚持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平台有效整合城市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标准化建设和流程再造完善城市治理的基本流程和评估体系,使城市治理过程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

坚持城乡融合,创建共享之城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融合,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任务。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重视和规范管理乡村规划。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编制乡村各类规划,着力改变农村“无规划、乱规划、被规划”的现象,始终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任务,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要弘扬发展耕读文化。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与城市现代文明相得益彰、交融共生。


相关新闻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