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新闻聚焦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 > 正文

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上海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发布时间:2023-05-15                       资料来源: 新华社                       点击次数:223

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 提交证明场景多、开具证明数量多、协调行政机关多……市场主体在开具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时往往面临“繁”“难”两大痛点。

今年3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分两批推进“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截至4月30日,市场主体共开具专用信用报告4163份,可代替证明7.4万余份,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3月1日,我登录信用中国(上海)网站,不到半小时就得到一份系统自动生成的专用信用报告,十分高效。”上海一家基因医学公司检验事业部负责人说。

“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有助于市场主体把更多精力用于业务发展上。一些券商、律所代表反映,相比以往基层执法单位开具的证明,专用信用报告记载的违法记录更全面、信息更详细,更有助于判断市场主体情况。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表示,根据上海市《关于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实施方案》,市场主体可自行开具专用信用报告,以证明自身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41个领域有无违法记录的情况,首批23个领域自3月1日起实施,其余18个领域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刘言浩介绍,今年7月1日以后,上海还将推出“合规一码通”,这意味着市场主体无需打印纸质报告,只要通过“随申办”App“亮码”,要求提供证明的单位“扫码”就可查看市场主体的专用信用报告,实现有无违法记录情况“一码通行”。



5月12日,市民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网通办”业务区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马宁 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戴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肖傲霜回顾公司自2013年进入中国发展的这10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尤其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方面,为外企扎根中国注入信心。

“企业在运营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心之失。”肖傲霜说,我们很高兴政府听到企业的呼声,用批评、约谈、告诫等形式帮企业及时改正,而不是直接处罚。更让人欣喜的是,自2019年上海开始开展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探索以来,不断升级完善清单,让更多企业在上海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兔年开工首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这是上海连续第六年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成为强信心、稳经济的有力举措,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介绍,上海今年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1%;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外资研发中心7家,累计分别达到907家、538家。1至4月份,上海新增各类首店375家,其中全球或亚洲首店4家、全国首店52家。



在4月6日举行的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新华社记者龚雯 摄

一系列“到位不越位”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切身体会到上海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来上海、投上海”,是信心更是信任。前不久,在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26个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674亿元。24条新一轮投资促进政策措施公布,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正在这里生意越做越大、朋友越交越广。(记者龚雯 叶挺 李明)


相关新闻

more+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机遇挑战

2025-06-17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2025-06-19

评论|劳动教育不能只晒不做

2025-06-18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正文

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上海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发布日期:2023.05.15        浏览次数:

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 提交证明场景多、开具证明数量多、协调行政机关多……市场主体在开具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时往往面临“繁”“难”两大痛点。

今年3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分两批推进“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截至4月30日,市场主体共开具专用信用报告4163份,可代替证明7.4万余份,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3月1日,我登录信用中国(上海)网站,不到半小时就得到一份系统自动生成的专用信用报告,十分高效。”上海一家基因医学公司检验事业部负责人说。

“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有助于市场主体把更多精力用于业务发展上。一些券商、律所代表反映,相比以往基层执法单位开具的证明,专用信用报告记载的违法记录更全面、信息更详细,更有助于判断市场主体情况。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表示,根据上海市《关于推行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的实施方案》,市场主体可自行开具专用信用报告,以证明自身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41个领域有无违法记录的情况,首批23个领域自3月1日起实施,其余18个领域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刘言浩介绍,今年7月1日以后,上海还将推出“合规一码通”,这意味着市场主体无需打印纸质报告,只要通过“随申办”App“亮码”,要求提供证明的单位“扫码”就可查看市场主体的专用信用报告,实现有无违法记录情况“一码通行”。



5月12日,市民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网通办”业务区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马宁 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戴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肖傲霜回顾公司自2013年进入中国发展的这10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尤其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方面,为外企扎根中国注入信心。

“企业在运营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心之失。”肖傲霜说,我们很高兴政府听到企业的呼声,用批评、约谈、告诫等形式帮企业及时改正,而不是直接处罚。更让人欣喜的是,自2019年上海开始开展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探索以来,不断升级完善清单,让更多企业在上海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兔年开工首日,上海召开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这是上海连续第六年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成为强信心、稳经济的有力举措,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介绍,上海今年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28.1%;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外资研发中心7家,累计分别达到907家、538家。1至4月份,上海新增各类首店375家,其中全球或亚洲首店4家、全国首店52家。



在4月6日举行的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现场签约。新华社记者龚雯 摄

一系列“到位不越位”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切身体会到上海创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来上海、投上海”,是信心更是信任。前不久,在2023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26个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674亿元。24条新一轮投资促进政策措施公布,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正在这里生意越做越大、朋友越交越广。(记者龚雯 叶挺 李明)


相关新闻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