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新闻聚焦

首页  > 新闻聚焦实时动态 > 正文

国资委:牢记“国之大者” 全面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5                       资料来源: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点击次数:1541

“学习强国”北京2月23日电 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一个目标”,用好“两个途径”。

“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个是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来增强核心功能。同时,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着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玉卓进一步指出,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突出四个关键词。一是“科技”,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还要在增强创新体系的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二是“效率”,围绕“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益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人才”,培养和用好人才,积极参与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四是“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张玉卓表示,增强核心功能,重点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发展为人民 基础产品保供稳价彰显央企担当

目前,中央企业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油气供应,60%以上的电力供应,25%以上的煤炭供应,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大电网、电信网络。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表示,近年来,面对能源电力供应紧张情况,中央企业全力调配资源,保供稳价,维护人民群众供电、供气、供暖安全。

2022年,电力央企在煤电价格倒挂、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全负荷发电,累计发电量达到了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装机容量供应了全国63.1%的电力。煤炭央企日均产量接近300万吨,同比增长7.6%,执行中长期协议让利超过1900亿元。电网央企加大余缺互济力度,全年共组织跨区、跨省支援2300多次,调剂电量接近450亿千瓦时,最大限度保障了电力供应。石油石化央企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特别是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约10倍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一方面大力推进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海上气田建设,自产天然气超过了2060亿方,同比增长6%;另一方面,在进口成本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保持价格总体稳定。

“我国自产天然气量有限,加起来不到2000亿方,相当于要大量购买进口液化天然气。”张玉卓补充称,中央企业高价买进来但不能以高价卖出去,而是要以平价卖出去,以实现对能源价格的平抑,使得去年我国物价水平比较低。由此可以展现中央企业在这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央企业在主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头推进绿色转型、积极投身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都作出积极贡献。

赵世堂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指导中央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一是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保供稳价。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民生保障。三是带动产业链生态圈共同发展。四是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三方面入手 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要目标已经完成,实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取得明显成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谈及下一步工作部署,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资委将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一是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形成的成果固化下来,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在推进央企重组整合方面,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一是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推进,二是瞄准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来推进,三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进,四是聚焦资源高效配置来推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张智萍)

相关新闻

more+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实时动态正文

国资委:牢记“国之大者” 全面推进央企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2.25        浏览次数:

“学习强国”北京2月23日电 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介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一个目标”,用好“两个途径”。

“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个是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来增强核心功能。同时,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着力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玉卓进一步指出,提高核心竞争力,要突出四个关键词。一是“科技”,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还要在增强创新体系的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二是“效率”,围绕“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益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三是“人才”,培养和用好人才,积极参与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四是“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张玉卓表示,增强核心功能,重点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发展为人民 基础产品保供稳价彰显央企担当

目前,中央企业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油气供应,60%以上的电力供应,25%以上的煤炭供应,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大电网、电信网络。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表示,近年来,面对能源电力供应紧张情况,中央企业全力调配资源,保供稳价,维护人民群众供电、供气、供暖安全。

2022年,电力央企在煤电价格倒挂、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全负荷发电,累计发电量达到了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装机容量供应了全国63.1%的电力。煤炭央企日均产量接近300万吨,同比增长7.6%,执行中长期协议让利超过1900亿元。电网央企加大余缺互济力度,全年共组织跨区、跨省支援2300多次,调剂电量接近450亿千瓦时,最大限度保障了电力供应。石油石化央企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特别是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约10倍的情况下,中央企业一方面大力推进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海上气田建设,自产天然气超过了2060亿方,同比增长6%;另一方面,在进口成本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保持价格总体稳定。

“我国自产天然气量有限,加起来不到2000亿方,相当于要大量购买进口液化天然气。”张玉卓补充称,中央企业高价买进来但不能以高价卖出去,而是要以平价卖出去,以实现对能源价格的平抑,使得去年我国物价水平比较低。由此可以展现中央企业在这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央企业在主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头推进绿色转型、积极投身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都作出积极贡献。

赵世堂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指导中央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一是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保供稳价。二是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民生保障。三是带动产业链生态圈共同发展。四是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三方面入手 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要目标已经完成,实现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取得明显成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提升取得明显成效。

谈及下一步工作部署,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资委将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乘势而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一是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是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形成的成果固化下来,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三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在推进央企重组整合方面,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重组整合这个重要抓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一是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推进,二是瞄准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来推进,三是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来推进,四是聚焦资源高效配置来推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张智萍)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