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首页  > 新闻聚焦实时动态 >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五)

发布时间:2022-05-10                       资料来源: 求是网                       点击次数:11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五)

天津港,志在万里

《求是》杂志记者 郭斐然 天津日报记者 丁佳文

  港兴通天下。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时隔3年多,我们追随总书记足迹来到天津港。春潮涌动的渤海湾畔,巨轮缓缓靠港、次第停泊,数十台运输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电动集卡穿梭如风、繁忙有序……一派蓬勃气象,一座百年港口蝶变新生。

  创新:树立智慧标杆。沿主航道一路前行,岸边的一片七彩岸桥格外引人注目,精准对位,起吊装船,整个作业流程衔接紧密。这就是全球智慧化程度最高的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被业内称为改变全球港口智慧化升级路径的“天津港方案”。

  全世界港口95%以上的集装箱码头都是传统人工操作码头,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现全面升级?天津港深入研判港口自动化升级趋势,坚定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推进5G、北斗、人工智能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技术落地应用,携手华为、中国移动联合打造“5G+智慧港口”项目。仅用21个月,北疆港区C段集装箱码头就建成投产。

  各种“世界第一”纷至沓来。“自动化集装箱装卸设备占比全球第一,2019年以来先后56次打破各货类作业效率纪录,主要船公司航线效率全部位于世界前列,十大‘全球首创’……”天津港集团科信设施部王轩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天津港,孕育了新中国第一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如今作为全球第一个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诞生地,再次令世界瞩目。

  “零碳”:掀起绿色革命。2022年1月17日,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获颁“碳中和”证书,标志着全球首个“零碳码头”闪亮登场。

  晴日当空,浮云缱绻,两台巨大的风机迎风矗立,成片的太阳能板闪闪发光。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这里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光储荷一体化”能源系统并入主网,进而实现整个码头100%使用电能,电能100%来自风电光伏,绿色电能100%自产自足!

  “数字的背后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天津港集团安全环保部王熙坦言。由于大量运输煤炭、铁矿石等货物,高耗能、高排放、粉尘污染在港口行业司空见惯。天津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绿色港口”目标,提出并实施一整套绿色转型方案:“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建设,率先全面停止长途公路煤炭运输,65%的铁矿石实现铁路运输,配备近200台全球港口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车队,国内港口首个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24小时动态预警监控,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达到100%……

  如今的天津港,天海一色,鸥鸟翱翔,帆影绰绰,成为市民流连忘返、拍照打卡的绿色新地标。

  天津港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2021年12月18日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标志着我国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图为天津港鸟瞰图。 天津港集团供图

  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供应链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天津港作为世界航道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肩负着“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使命。

  建设世界一流,当以“国之大者”为大。天津港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确立了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高标准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的发展定位,创新海铁联运“一单制”、环渤海“天天班”、“两港一航”,打造“海上高速—FAST”品牌,全力保障抗疫物资、冬奥物资高效接卸,助力京津冀和“三北”地区商品走出去,积极为保障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力量。

  “天下港口,津通世界”。天津港已在京津冀及“三北”地区布局130余家直营加盟店,开通集装箱航线135条,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吞吐量占60%以上。2021年,天津港跨境陆桥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海铁联运完成100万标准箱;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3年来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

  天津港,在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道路上阔步前进!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天津港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对标世界一流标准,不断推动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跑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高速度”,奋力谱写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津港篇章”。

云冈石窟“活”起来


《求是》杂志记者 吴晓迪 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记者 段利军

  位于山西大同城西武州山南麓的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以其宏大气势、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世界各地不能来到现场的大批观众,则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远程观赏石窟风采,“足不出户游云冈”。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云冈石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文化资源得到深入挖掘,“云冈学”建设呈现崭新面貌。古老的云冈石窟“活”起来了,绚丽的“历史文化长廊”在这里构建和延伸。

  “小云冈”连成“大云冈”。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窟区内形态各异的佛像多达5.9万余尊,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和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通往窟区的云冈峪沿线,还有众多文化遗存,如青磁窑、鹿野苑、吴官屯等小型石窟,以及成片成线的城堡、烽燧、墓葬,构成了全国少有的文物旅游资源带。

  “总书记的关怀催人奋进,云冈石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谈及云冈石窟的变化,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十分激动。近年来,云冈石窟保护与利用工作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大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延伸性开发。正在现场参观的一位游客对记者说:“之前来云冈石窟,不到40分钟就转完了。这次来参观了新修建的云冈博物馆、美术馆,还观看了乐舞、孝义皮影等表演项目,感觉一整天都没看够。”

  走上全方位、多元化发展之路的云冈景区,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新规划。2022年年初,《云冈历史文化长廊旅游规划》通过验收,未来将以云冈石窟为核心,集中打造云冈峪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云冈历史文化长廊,中长期将形成连接右玉西口文化、内蒙古昭君文化,长约250公里的边塞文化旅游带。届时,“小云冈”将真正变成令人向往的“大云冈”。

  给文物插上“数字翅膀”。在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展厅,戴上VR体验设备,一座座石窟、一尊尊雕像等场景“真实”地呈现在游客眼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VR系统最多可支持15个人同时体验,已通过参加展会等方式让福州、洛阳等多个国内城市和法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市民感受到“数字云冈”的精彩。

  围绕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云冈石窟典型洞窟数字化建模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项目、残件数字化采集项目等先后实施完成。云冈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探索将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可移动展示,利用3D打印、VR等高科技,助力云冈石窟文物景观走向世界。目前,已成功完成对第3、12、18窟的等比例复制。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主任宁波介绍说:“云冈石窟的分体3D打印、积木式安装,开创了超大体量文物等大比例复制的世界先例,为云冈石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云冈研究院文保团队依托科技手段对石窟的结构、色彩等信息进行采集,建起云冈石窟“数字档案”。图为2021年5月8日,工作人员在五华洞进行影像数据采集。 新华社记者 詹彦/摄

  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传承中的优势,古老的文化遗产从现场延伸到了线上、飞到了“云端”。原本不可移动的石窟艺术正在数字化时代,以全新的方式、年轻的姿态“活”起来、“动”起来。

  努力建设“云冈学”。以云冈石窟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通过深层次探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揭示历史脉络谱系的发展轨迹,弘扬云冈文化,努力建设“云冈学”,云冈研究院等众多专门性研究机构相继挂牌,研究成果竞相涌现。

  2019年,历时七年编撰的20卷《云冈石窟全集》顺利出版。这部全集建立起庞大的石窟影像数字资料库,不仅方便了今后的研究,还形成了大量学术新观点,成为人们走进云冈、认知云冈、研究云冈的一部“宝典”。围绕北魏民族学、丝路文化与民族融合等研究领域,《云冈石窟窟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等一系列学术著作编撰出版。“云冈学”研究日益走出国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云冈学’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张焯向记者说。建设“云冈学”的目的,是为深入挖掘云冈石窟的历史内涵找到一把“钥匙”,让人们更好读懂云冈的历史,从中领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记者手记: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山西云冈的生动实践。今天,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景区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展示利用等各项工作进入新阶段、有了新突破,探索了文物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七星农场,奏响“智慧农业”奋进曲


《求是》杂志记者 魏天舒 黑龙江日报记者 姜 斌


  春风拂面,生机盎然。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的大型智能浸种催芽车间里,机器开始浸种,为105万亩稻田提供优质芽种。智能化育秧工厂里,全自动流水线播种一次性实现浇水、播种和覆土作业……

  七星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总控面积1208平方公里,耕地122万亩,是全国优质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农场之一。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考察。在这里,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在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七星农场聚焦农业前沿,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奏响了“智慧农业”的奋进曲。

  “种田还得靠科技,现在摆盘、育秧的这些技术标准,农技人员都网上教学,种地也都用上了无人设备,所以现在咱们老百姓不仅仅是‘会种地’,而且是真‘慧’种地。”七星农场的科技示范户张景会高兴地对记者说。2022年,七星农场有4358.02吨水稻芽种的浸种催芽生产任务,通过智能化的管控平台,使种子温度、喷淋速度、供水间隔时间都能达到电脑智能控制,确保催芽作业标准化、统一化,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整个作业过程。

  今年,七星农场的大型水稻种植地块——万亩大地号将进行全生产环节无人作业。七星农场通过打造智慧农业试验区、示范区、推广区、辐射区,不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让这里的智慧农业成为北大荒集团的一个新样板。七星农场利用80亩农机科技园,开展水稻全程智能化科研课题研究;利用1000亩无人农场示范区,开展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利用15000亩耕地,推广应用智能叶龄诊断、智能控制灌溉、无人作业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卫星导航辅助直行插秧、割晒机械监测、卫星平地等实用性新技术面积达40%以上;对现有10余套平台、系统进行整合,打造1个功能全面的水稻生产智能管控平台,确保实现农业管理平台化。

  “科学种植是条致富路,让我尝到了甜头。”七星农场种植户秦玉秋说。

  东北黑土地土壤肥沃,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在七星农场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为此,七星农场把实现精准管理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把宝贵的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七星农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设100个监测点,形成覆盖100万亩耕地的大数据,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土壤地力分布,实施黑土地保护分级管理;根据等级制定黑土耕地保护措施,建立“田长制”工作考评制度,确保黑土地保护落实到位。通过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措施,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14年的4.08%提升到2021年的4.26%,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现在的七星农场,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生机勃勃,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展示区,还是国家3A级旅游区和网红打卡地。

图为北大荒通用航空的农用飞机在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上空作业。 黑龙江日报社供图 吴树江/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地考察时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3年多来,北大荒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工程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专业化服务,筑牢现代农业大基地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起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提升现代农业大企业市场竞争力;以“绿色智慧厨房”为牵引,实现“从良田到餐桌”的新型数字化产业生态,加快现代农业大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北大荒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道路。

  今天的七星农场,发展势头良好,新活力日益展现: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3.8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粮食总产14.5亿斤;种植优质水稻品种“龙垦2021”达10万亩,全面积开展安全质量追溯,实现种子、肥料、农药统供面积100%……“智慧农业”正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手记:

  在七星农场,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智慧”。这片广袤富饶的原野上,跳跃着科技、信息、智能、品牌、发展、振兴的音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七星农场人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使命,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科技创新,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自己的贡献。

潭头村,“硒”望之村

《求是》杂志记者 岳劲松 江西日报记者 郑 颖

  江西于都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潭头村是有名的红军村。受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制约,潭头村过去一直发展得较为缓慢,得益于脱贫攻坚战的强力推进,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奔上了小康路。

  2019年5月20日,是潭头村村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强调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总书记质朴无华的话语和深厚真挚的关怀,温暖着乡亲们的心田,也照亮了潭头村幸福生活的前进方向。

  潭头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努力,发挥富硒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脱贫致富,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特色旅游,美好的愿景一步步变成了现实。如今的潭头村,处处涌动着蓬勃活力和崭新气象,生活真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红火。

  生活有了新“硒”望。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富硒食品深受青睐。潭头村拥有富硒土壤6000余亩,依托得天独厚的硒资源,不断把富硒产业做大、品牌擦亮,让宝贵的土壤“流金淌银”。这几年,村里把原来针对贫困户的专业种养合作社扩展到全村851户村民,深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基地务工等方式,带着村民一起干。种植品种除水稻、蔬菜,又新增加了脐橙、油茶、大豆等。潭头村已拿到6个富硒产品认证,还注册了“潭头富硒大米”品牌,产业发展品质显著提升。村民们说,“以前水稻3元一斤,现在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种田更有滋味了”。

  离潭头村不远的冷链物流园里,一筐筐刚从蔬菜大棚里采摘下来的茄子、辣椒、苦瓜、丝瓜、豆角等富硒蔬菜,正在被收储进冷库,准备转运销售。新鲜农产品不易保存,县里就把冷链直接建到田间地头,并引进中化农业、中粮等大型国企,从技术到销售到物流运输,为富硒产业提供了一条龙服务。村里还借助电商直播销售富硒产品,广受欢迎。如今,潭头村生产的富硒蔬菜不仅销往南昌、长沙、上海、浙江等地,还打开了国际市场,坐上中欧班列销往国外。

  乡村蝶变美如画。走进潭头村,从水塘抬眼望去:真美!满目青山之间,小桥、流水、人家,天光云影之下,粉墙、青砖、黛瓦,一排排小楼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充满了生活的张力与奔放,勾勒出乡村的诗意生活。

  脱贫攻坚期间,潭头村完成了水、电、路、网、卫生室、小学等建设。这几年,又陆续投入100多万元,建了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系统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里人明白,美丽村庄不单要倾力建设,更要在呵护上下足“绣花”功夫。他们建立了覆盖全村、各级联动的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实行村干部包片、小组长包组、党员联户包路段,村里事事有人管、有人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起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行动。同时,宣传引导文明新风尚, “除陋习、讲文明、护环境”在村里蔚然成风。潭头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江西省森林乡村。

  近年来,潭头村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崭新气象。图为2021年5月12日,潭头村农居小楼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充满了生活的蓬勃活力与希望。 江西日报社供图 史港泽/摄

  傍晚时分,潭头村静谧的水塘里,村民刘次发泛舟水面,熟练地捞起落叶和其他杂物,一汪碧塘干净透亮。在保洁岗位上已经干了5年的刘次发深有感触地说:“潭头以前有句老话: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溅灶头。现在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早就不是过去的潭头啦!”

  升级发展节节高。脱贫致富,经济发展,景色宜人,潭头村有了名气,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看准时机,村“两委”召开户主大会征求意见后,决定乘势而上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9年7月,以“村集体+旅游公司+村民”的形式,开办潭头村旅游公司,开发富硒餐饮、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研学、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公司收益50%用于股东分红,30%用于运营发展,2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们尝到富硒种植的甜头后,又端上了旅游业的饭碗。

  潭头村有一个网红打卡点——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这里和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关切询问大家的生活收入情况。当时,孙观发家的年收入不算高。这几年,他家装修空房,办起了民宿,后来又开了农家乐和超市,生意兴隆。去年,年收入达到23万多元。孙观发的幸福生活,是潭头村旅游产业风生水起的缩影。2020年春节前,村民们第一次拿到旅游公司的分红,每户400元。今年春节,公司又发了80多万元分红,每户1000元。最近,占地700平方米、能容纳600多人同时就餐的新“富硒食堂”正加紧建设,潭头村的旅游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相关新闻

more+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实时动态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五)

发布日期:2022.05.10        浏览次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五)

天津港,志在万里

《求是》杂志记者 郭斐然 天津日报记者 丁佳文

  港兴通天下。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时强调,“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时隔3年多,我们追随总书记足迹来到天津港。春潮涌动的渤海湾畔,巨轮缓缓靠港、次第停泊,数十台运输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电动集卡穿梭如风、繁忙有序……一派蓬勃气象,一座百年港口蝶变新生。

  创新:树立智慧标杆。沿主航道一路前行,岸边的一片七彩岸桥格外引人注目,精准对位,起吊装船,整个作业流程衔接紧密。这就是全球智慧化程度最高的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被业内称为改变全球港口智慧化升级路径的“天津港方案”。

  全世界港口95%以上的集装箱码头都是传统人工操作码头,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现全面升级?天津港深入研判港口自动化升级趋势,坚定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推进5G、北斗、人工智能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技术落地应用,携手华为、中国移动联合打造“5G+智慧港口”项目。仅用21个月,北疆港区C段集装箱码头就建成投产。

  各种“世界第一”纷至沓来。“自动化集装箱装卸设备占比全球第一,2019年以来先后56次打破各货类作业效率纪录,主要船公司航线效率全部位于世界前列,十大‘全球首创’……”天津港集团科信设施部王轩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天津港,孕育了新中国第一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如今作为全球第一个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诞生地,再次令世界瞩目。

  “零碳”:掀起绿色革命。2022年1月17日,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获颁“碳中和”证书,标志着全球首个“零碳码头”闪亮登场。

  晴日当空,浮云缱绻,两台巨大的风机迎风矗立,成片的太阳能板闪闪发光。技术人员告诉我们,这里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光储荷一体化”能源系统并入主网,进而实现整个码头100%使用电能,电能100%来自风电光伏,绿色电能100%自产自足!

  “数字的背后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天津港集团安全环保部王熙坦言。由于大量运输煤炭、铁矿石等货物,高耗能、高排放、粉尘污染在港口行业司空见惯。天津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绿色港口”目标,提出并实施一整套绿色转型方案:“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建设,率先全面停止长途公路煤炭运输,65%的铁矿石实现铁路运输,配备近200台全球港口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车队,国内港口首个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24小时动态预警监控,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达到100%……

  如今的天津港,天海一色,鸥鸟翱翔,帆影绰绰,成为市民流连忘返、拍照打卡的绿色新地标。

  天津港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2021年12月18日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标志着我国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图为天津港鸟瞰图。 天津港集团供图

  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供应链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天津港作为世界航道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肩负着“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使命。

  建设世界一流,当以“国之大者”为大。天津港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确立了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高标准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的发展定位,创新海铁联运“一单制”、环渤海“天天班”、“两港一航”,打造“海上高速—FAST”品牌,全力保障抗疫物资、冬奥物资高效接卸,助力京津冀和“三北”地区商品走出去,积极为保障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力量。

  “天下港口,津通世界”。天津港已在京津冀及“三北”地区布局130余家直营加盟店,开通集装箱航线135条,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吞吐量占60%以上。2021年,天津港跨境陆桥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海铁联运完成100万标准箱;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3年来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

  天津港,在建设世界一流港口道路上阔步前进!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特别是海运首先要强起来”。天津港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对标世界一流标准,不断推动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跑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高速度”,奋力谱写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津港篇章”。

云冈石窟“活”起来


《求是》杂志记者 吴晓迪 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记者 段利军

  位于山西大同城西武州山南麓的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以其宏大气势、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世界各地不能来到现场的大批观众,则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远程观赏石窟风采,“足不出户游云冈”。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云冈石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文化资源得到深入挖掘,“云冈学”建设呈现崭新面貌。古老的云冈石窟“活”起来了,绚丽的“历史文化长廊”在这里构建和延伸。

  “小云冈”连成“大云冈”。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窟区内形态各异的佛像多达5.9万余尊,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和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通往窟区的云冈峪沿线,还有众多文化遗存,如青磁窑、鹿野苑、吴官屯等小型石窟,以及成片成线的城堡、烽燧、墓葬,构成了全国少有的文物旅游资源带。

  “总书记的关怀催人奋进,云冈石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谈及云冈石窟的变化,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十分激动。近年来,云冈石窟保护与利用工作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大景区建设如火如荼,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延伸性开发。正在现场参观的一位游客对记者说:“之前来云冈石窟,不到40分钟就转完了。这次来参观了新修建的云冈博物馆、美术馆,还观看了乐舞、孝义皮影等表演项目,感觉一整天都没看够。”

  走上全方位、多元化发展之路的云冈景区,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新规划。2022年年初,《云冈历史文化长廊旅游规划》通过验收,未来将以云冈石窟为核心,集中打造云冈峪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云冈历史文化长廊,中长期将形成连接右玉西口文化、内蒙古昭君文化,长约250公里的边塞文化旅游带。届时,“小云冈”将真正变成令人向往的“大云冈”。

  给文物插上“数字翅膀”。在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展厅,戴上VR体验设备,一座座石窟、一尊尊雕像等场景“真实”地呈现在游客眼前。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VR系统最多可支持15个人同时体验,已通过参加展会等方式让福州、洛阳等多个国内城市和法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市民感受到“数字云冈”的精彩。

  围绕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云冈石窟典型洞窟数字化建模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项目、残件数字化采集项目等先后实施完成。云冈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探索将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可移动展示,利用3D打印、VR等高科技,助力云冈石窟文物景观走向世界。目前,已成功完成对第3、12、18窟的等比例复制。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主任宁波介绍说:“云冈石窟的分体3D打印、积木式安装,开创了超大体量文物等大比例复制的世界先例,为云冈石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年来,云冈研究院文保团队依托科技手段对石窟的结构、色彩等信息进行采集,建起云冈石窟“数字档案”。图为2021年5月8日,工作人员在五华洞进行影像数据采集。 新华社记者 詹彦/摄

  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传承中的优势,古老的文化遗产从现场延伸到了线上、飞到了“云端”。原本不可移动的石窟艺术正在数字化时代,以全新的方式、年轻的姿态“活”起来、“动”起来。

  努力建设“云冈学”。以云冈石窟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通过深层次探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揭示历史脉络谱系的发展轨迹,弘扬云冈文化,努力建设“云冈学”,云冈研究院等众多专门性研究机构相继挂牌,研究成果竞相涌现。

  2019年,历时七年编撰的20卷《云冈石窟全集》顺利出版。这部全集建立起庞大的石窟影像数字资料库,不仅方便了今后的研究,还形成了大量学术新观点,成为人们走进云冈、认知云冈、研究云冈的一部“宝典”。围绕北魏民族学、丝路文化与民族融合等研究领域,《云冈石窟窟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等一系列学术著作编撰出版。“云冈学”研究日益走出国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不断深化。

  “‘云冈学’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张焯向记者说。建设“云冈学”的目的,是为深入挖掘云冈石窟的历史内涵找到一把“钥匙”,让人们更好读懂云冈的历史,从中领悟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记者手记: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山西云冈的生动实践。今天,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景区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展示利用等各项工作进入新阶段、有了新突破,探索了文物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七星农场,奏响“智慧农业”奋进曲


《求是》杂志记者 魏天舒 黑龙江日报记者 姜 斌


  春风拂面,生机盎然。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的大型智能浸种催芽车间里,机器开始浸种,为105万亩稻田提供优质芽种。智能化育秧工厂里,全自动流水线播种一次性实现浇水、播种和覆土作业……

  七星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总控面积1208平方公里,耕地122万亩,是全国优质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农场之一。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考察。在这里,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在北大荒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殷殷嘱托,犹在耳畔。七星农场聚焦农业前沿,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奏响了“智慧农业”的奋进曲。

  “种田还得靠科技,现在摆盘、育秧的这些技术标准,农技人员都网上教学,种地也都用上了无人设备,所以现在咱们老百姓不仅仅是‘会种地’,而且是真‘慧’种地。”七星农场的科技示范户张景会高兴地对记者说。2022年,七星农场有4358.02吨水稻芽种的浸种催芽生产任务,通过智能化的管控平台,使种子温度、喷淋速度、供水间隔时间都能达到电脑智能控制,确保催芽作业标准化、统一化,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整个作业过程。

  今年,七星农场的大型水稻种植地块——万亩大地号将进行全生产环节无人作业。七星农场通过打造智慧农业试验区、示范区、推广区、辐射区,不断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让这里的智慧农业成为北大荒集团的一个新样板。七星农场利用80亩农机科技园,开展水稻全程智能化科研课题研究;利用1000亩无人农场示范区,开展智能装备应用示范;利用15000亩耕地,推广应用智能叶龄诊断、智能控制灌溉、无人作业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卫星导航辅助直行插秧、割晒机械监测、卫星平地等实用性新技术面积达40%以上;对现有10余套平台、系统进行整合,打造1个功能全面的水稻生产智能管控平台,确保实现农业管理平台化。

  “科学种植是条致富路,让我尝到了甜头。”七星农场种植户秦玉秋说。

  东北黑土地土壤肥沃,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在七星农场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为此,七星农场把实现精准管理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把宝贵的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七星农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设100个监测点,形成覆盖100万亩耕地的大数据,为黑土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土壤地力分布,实施黑土地保护分级管理;根据等级制定黑土耕地保护措施,建立“田长制”工作考评制度,确保黑土地保护落实到位。通过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措施,这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014年的4.08%提升到2021年的4.26%,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现在的七星农场,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生机勃勃,不仅是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的展示区,还是国家3A级旅游区和网红打卡地。

图为北大荒通用航空的农用飞机在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上空作业。 黑龙江日报社供图 吴树江/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地考察时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更好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3年多来,北大荒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着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工程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专业化服务,筑牢现代农业大基地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起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提升现代农业大企业市场竞争力;以“绿色智慧厨房”为牵引,实现“从良田到餐桌”的新型数字化产业生态,加快现代农业大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北大荒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道路。

  今天的七星农场,发展势头良好,新活力日益展现: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3.8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粮食总产14.5亿斤;种植优质水稻品种“龙垦2021”达10万亩,全面积开展安全质量追溯,实现种子、肥料、农药统供面积100%……“智慧农业”正在这里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手记:

  在七星农场,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智慧”。这片广袤富饶的原野上,跳跃着科技、信息、智能、品牌、发展、振兴的音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七星农场人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使命,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科技创新,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自己的贡献。

潭头村,“硒”望之村

《求是》杂志记者 岳劲松 江西日报记者 郑 颖

  江西于都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潭头村是有名的红军村。受自然、历史等多重因素制约,潭头村过去一直发展得较为缓慢,得益于脱贫攻坚战的强力推进,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奔上了小康路。

  2019年5月20日,是潭头村村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头村,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强调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总书记质朴无华的话语和深厚真挚的关怀,温暖着乡亲们的心田,也照亮了潭头村幸福生活的前进方向。

  潭头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努力,发挥富硒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脱贫致富,整治人居环境,发展特色旅游,美好的愿景一步步变成了现实。如今的潭头村,处处涌动着蓬勃活力和崭新气象,生活真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红火。

  生活有了新“硒”望。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富硒食品深受青睐。潭头村拥有富硒土壤6000余亩,依托得天独厚的硒资源,不断把富硒产业做大、品牌擦亮,让宝贵的土壤“流金淌银”。这几年,村里把原来针对贫困户的专业种养合作社扩展到全村851户村民,深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基地务工等方式,带着村民一起干。种植品种除水稻、蔬菜,又新增加了脐橙、油茶、大豆等。潭头村已拿到6个富硒产品认证,还注册了“潭头富硒大米”品牌,产业发展品质显著提升。村民们说,“以前水稻3元一斤,现在1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种田更有滋味了”。

  离潭头村不远的冷链物流园里,一筐筐刚从蔬菜大棚里采摘下来的茄子、辣椒、苦瓜、丝瓜、豆角等富硒蔬菜,正在被收储进冷库,准备转运销售。新鲜农产品不易保存,县里就把冷链直接建到田间地头,并引进中化农业、中粮等大型国企,从技术到销售到物流运输,为富硒产业提供了一条龙服务。村里还借助电商直播销售富硒产品,广受欢迎。如今,潭头村生产的富硒蔬菜不仅销往南昌、长沙、上海、浙江等地,还打开了国际市场,坐上中欧班列销往国外。

  乡村蝶变美如画。走进潭头村,从水塘抬眼望去:真美!满目青山之间,小桥、流水、人家,天光云影之下,粉墙、青砖、黛瓦,一排排小楼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充满了生活的张力与奔放,勾勒出乡村的诗意生活。

  脱贫攻坚期间,潭头村完成了水、电、路、网、卫生室、小学等建设。这几年,又陆续投入100多万元,建了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系统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里人明白,美丽村庄不单要倾力建设,更要在呵护上下足“绣花”功夫。他们建立了覆盖全村、各级联动的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实行村干部包片、小组长包组、党员联户包路段,村里事事有人管、有人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起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行动。同时,宣传引导文明新风尚, “除陋习、讲文明、护环境”在村里蔚然成风。潭头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江西省森林乡村。

  近年来,潭头村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崭新气象。图为2021年5月12日,潭头村农居小楼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充满了生活的蓬勃活力与希望。 江西日报社供图 史港泽/摄

  傍晚时分,潭头村静谧的水塘里,村民刘次发泛舟水面,熟练地捞起落叶和其他杂物,一汪碧塘干净透亮。在保洁岗位上已经干了5年的刘次发深有感触地说:“潭头以前有句老话: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溅灶头。现在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早就不是过去的潭头啦!”

  升级发展节节高。脱贫致富,经济发展,景色宜人,潭头村有了名气,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看准时机,村“两委”召开户主大会征求意见后,决定乘势而上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9年7月,以“村集体+旅游公司+村民”的形式,开办潭头村旅游公司,开发富硒餐饮、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研学、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公司收益50%用于股东分红,30%用于运营发展,2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民们尝到富硒种植的甜头后,又端上了旅游业的饭碗。

  潭头村有一个网红打卡点——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家。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这里和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关切询问大家的生活收入情况。当时,孙观发家的年收入不算高。这几年,他家装修空房,办起了民宿,后来又开了农家乐和超市,生意兴隆。去年,年收入达到23万多元。孙观发的幸福生活,是潭头村旅游产业风生水起的缩影。2020年春节前,村民们第一次拿到旅游公司的分红,每户400元。今年春节,公司又发了80多万元分红,每户1000元。最近,占地700平方米、能容纳600多人同时就餐的新“富硒食堂”正加紧建设,潭头村的旅游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