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发布时间:2025-04-29
资料来源:
重庆大学官网
点击次数:41
4月18日至27日,重庆大学本科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联合学堂在线举办了第五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本期研修班以“DeepSeek深度应用与课程建设专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校25个学院的76名教师参与,涵盖教学副院长、系主任、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多层次师资队伍。
研修班紧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围绕DeepSeek大模型的教育应用,设计了理论引领与实践操作并重的课程体系。在专家讲座环节,清华大学邓志东教授以《DeepSeek:从入门到高效应用》为题,深入剖析了AI技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清华大学马昱春教授通过《为什么DeepSeek可以重塑你的课程?》的专题报告,生动阐释了人工智能在个性化教学、智能评估等方面的潜力;清华大学牟鹏副教授则以《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在实践操作环节,北京师范大学王珏研究员以“DeepSeek赋能教学”和“AI教学应用提质”为主题,带领参训教师通过实操演练掌握AI工具的应用技巧;清华大学于济凡助理研究员则介绍了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多智能体课堂系统(MAIC)”,该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课堂互动智能化,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学技术支持。
此外,重庆邮电大学蒋畅江副教授和重庆大学马乐副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智慧课程建设和AI智能体开发中的经验,为参训教师树立了可借鉴的实践标杆。
本次研修班是重庆大学推进“智能+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季的亮点之一。通过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参训教师不仅深化了对AI技术的理解,更掌握了将其融入实际教学的方法,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重庆大学将持续深化教师培训工作,在理念革新、技能提升与生态构建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助力教师实现从“传统教学”向“智慧教学”的跨越。学校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AI+课程平台,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变革,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日期:2025.04.29 浏览次数:
4月18日至27日,重庆大学本科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人事处联合学堂在线举办了第五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本期研修班以“DeepSeek深度应用与课程建设专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校25个学院的76名教师参与,涵盖教学副院长、系主任、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多层次师资队伍。
研修班紧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围绕DeepSeek大模型的教育应用,设计了理论引领与实践操作并重的课程体系。在专家讲座环节,清华大学邓志东教授以《DeepSeek:从入门到高效应用》为题,深入剖析了AI技术对未来教育模式的深远影响;清华大学马昱春教授通过《为什么DeepSeek可以重塑你的课程?》的专题报告,生动阐释了人工智能在个性化教学、智能评估等方面的潜力;清华大学牟鹏副教授则以《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在实践操作环节,北京师范大学王珏研究员以“DeepSeek赋能教学”和“AI教学应用提质”为主题,带领参训教师通过实操演练掌握AI工具的应用技巧;清华大学于济凡助理研究员则介绍了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多智能体课堂系统(MAIC)”,该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课堂互动智能化,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学技术支持。
此外,重庆邮电大学蒋畅江副教授和重庆大学马乐副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智慧课程建设和AI智能体开发中的经验,为参训教师树立了可借鉴的实践标杆。
本次研修班是重庆大学推进“智能+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季的亮点之一。通过为期3天的集中培训,参训教师不仅深化了对AI技术的理解,更掌握了将其融入实际教学的方法,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重庆大学将持续深化教师培训工作,在理念革新、技能提升与生态构建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助力教师实现从“传统教学”向“智慧教学”的跨越。学校还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AI+课程平台,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变革,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