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 > 正文

高质量纾解发展加力提速——雄安新区建设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4-05-07                       资料来源: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点击次数:19

“学习强国”北京5月7日电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设立7年来,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近日,在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一周年之际,记者踏上这片热土,进社区、入企业、问项目,深入了解雄安新区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的务实举措和发展质效。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建设

雄安新区是首都新的一翼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落子,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抓好重点片区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尤为重要。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地标性建筑中国中化大厦项目建设工地,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作业。中国中化大厦是首批疏解央企中国中化的总部大楼,大楼设计结构高度150米,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建筑之一。3月27日,项目已经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2021年这里还是一片玉米地,经过2年多时间建设,一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讲解员温舒翔这样描述项目的建设速度。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如质并安全展开,中国中化大厦施工团队近1000名工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2024年两个春节都没有停止施工,以保证建设进度。在建设高峰期,大厦每7天“长高”一层。项目负责人张吉烁介绍。一个个地标性建筑的崛起,象征着雄安迎来发展新高度,也是雄安发展速度的体现。

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区。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建设项目也是雄安新区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项目之一。据了解,作为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智慧城市产业园,这里将在未来积极承接北京数字产业疏解,打造生态协同的数字产业集群,助力新区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

为了加快项目落地和平稳建设,雄安新区以“店小二”的思维,创新“保姆式”的服务,实施一系列创新措施。牛群凯是雄安新区启动区指挥部负责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推进的负责人,据他介绍,新区成立了24小时项目服务工作专班,全过程做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未来,越来越多的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子公司在雄安新区落户,拉动这里的产业持续向高向新。

除疏解企业加速落地,雄安新区教育医疗服务配套项目建设也在持续推进。

2019年9月,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三校一院”重点项目(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宣武医院)开工建设,2023年,“三校一院”陆续投入使用,提升了新区吸引力、承载力。

如今的雄安,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雄安新区科学园、互联网产业园、金融岛等功能片区建设有序推进,雄安新区国贸中心、体育中心、大学园图书馆正在启动建设。随着京雄城际铁路的全线开通,雄安新区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

自成立以来,雄安新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83个,完成投资超过6700亿元,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城市各项功能以一流标准加快配置,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优化公共服务 建设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考察时强调,“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牢记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年近80岁的王瑞生老人是居住在南文营社区的一名“回迁”群众,“我家距离这里几百米远,一般都会来社区食堂吃饭,我现在吃饭还能享受打折优惠。”“搬迁后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王瑞生老人言语间满是高兴。

南文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介绍,南文营社区通过党建联建方式,集中打造了社区食堂、邻里驿站等一批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学校、便利店、菜店等共同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南文营社区食堂内前来等候用餐的居民相互交谈。“学习强国”记者 李艳芳 摄

走进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便民服务站,社区会客厅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里宽敞舒适,各类学习书籍陈列有序,已经成为社区居民学习争先的文化园地。

在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方便幼儿检查,儿童就诊区的每一个格子上方都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播放着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据介绍,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首家建成运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和“送医送药送健康”工作为抓手,以“一老一小”和慢性病人群为重点,设立了雄安新区首家“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心”,搭建智能管理平台,促进医防深度融合。

此外,雄安将“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贯穿规划建设全过程。居民的上学、工作、就医、休闲、娱乐等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皆可在“15分钟生活圈”实现。“一到傍晚,很多人会到这里散步闲逛,很方便的。”正在悦容公园一角散步的刘阿姨这样和记者描述。“明显绿化变多了。”谈及新区的变化,一位出租车司机如是说。

除了做好本地人员的安置与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居民“小事”外。在承接疏解转移上,雄安新区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创新。

通过创新政策,雄安努力实现疏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医保和住房公积金待遇不低于北京同期水平。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实现京雄同城化。“在雄安购房,能向北京住房公积金中心申请贷款,这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公积金贷款需求,也坚定了我们在雄安安家落户的信心。”北京一疏解单位员工马女士说。

此外,在疏解人员子女入学,疏解企业和疏解人员社保医保、就业创业、资质互认等公共服务方面,雄安新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北京的事雄安能办,雄安的事北京能办,京雄服务一体化程度正不断提高。

强化创新引领 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雄安新区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努力建设新功能、形成新形象、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雄安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走进雄安科技成果展示中心,智慧、创新、科技感等新气象扑面而来,各类新场景、新应用吸引人们驻足。据介绍,雄安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努力打造国家级前沿创新平台。

与之配套的雄安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正探索国有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新模式和专利开放许可“一对多”新模式,为入驻高校院所和疏解央企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阳光交易平台,让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

科技创新带来产业协同,雄安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

2023年8月30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8个月的时间,这一新的科技园已经成为科创企业入驻高地。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广场。“学习强国”记者 李艳芳 摄

“我们发挥中关村集成服务体系优势,围绕企业发展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务。雄安新区建设7年来,形成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科技园为企业对接各类需求、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搭建平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经理助理徐天鸿介绍。“被雄安的发展前景深深吸引,以及完备的配套和服务,我在第一次考察雄安新区后便决定入驻园区,我们的第一批项目孵化成果也即将面世。”雄安兴元创始人兼CEO巩文通信心满满地说道。

据介绍,开园半年多,雄安中关村已对接3500多家企业,聚集科技型企业近80家,今年还将引进、孵化前沿技术企业不少于100家。

随着一批创新平台和产业载体投入使用,新区举办了空天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一系列高端产业对接活动,持续开展“千企雄安行”等品牌活动,吸引聚集高端高新产业。

4月25日,2024中关村论坛雄安空天产业创新论坛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雄安新区加快谋划空天产业新赛道。“新区空天信息领域已有50多家企业落户。”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在论坛上说。

新区建设离不开各类人才。雄安“筑巢引凤”,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优秀人才引进。2023年11月,雄安新区出台顶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奖励等16条政策措施(简称“雄才十六条”),吸引优秀人才扎根新区。《2023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编制形成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和岗位需求。

雄安人力资源产业园围绕各类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全力打造“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市场全面贯通”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大市场,让雄安成为人才愿意放下行囊的地方,成为年轻人能够成就梦想的地方。

当下的雄安,正通过多种举措实现创新驱动,聚集高端高新产业、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迸发产业发展活力,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撑。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雄安新区正以“千年大计”的定力和“只争朝夕”的干劲,着力建设一座令人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打造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


相关新闻

more+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正文

高质量纾解发展加力提速——雄安新区建设一线观察

发布日期:2024.05.07        浏览次数:

“学习强国”北京5月7日电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设立7年来,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时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近日,在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一周年之际,记者踏上这片热土,进社区、入企业、问项目,深入了解雄安新区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的务实举措和发展质效。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建设

雄安新区是首都新的一翼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落子,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抓好重点片区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尤为重要。

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地标性建筑中国中化大厦项目建设工地,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作业。中国中化大厦是首批疏解央企中国中化的总部大楼,大楼设计结构高度150米,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最高建筑之一。3月27日,项目已经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2021年这里还是一片玉米地,经过2年多时间建设,一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讲解员温舒翔这样描述项目的建设速度。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如质并安全展开,中国中化大厦施工团队近1000名工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2024年两个春节都没有停止施工,以保证建设进度。在建设高峰期,大厦每7天“长高”一层。项目负责人张吉烁介绍。一个个地标性建筑的崛起,象征着雄安迎来发展新高度,也是雄安发展速度的体现。

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区。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建设项目也是雄安新区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项目之一。据了解,作为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智慧城市产业园,这里将在未来积极承接北京数字产业疏解,打造生态协同的数字产业集群,助力新区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

为了加快项目落地和平稳建设,雄安新区以“店小二”的思维,创新“保姆式”的服务,实施一系列创新措施。牛群凯是雄安新区启动区指挥部负责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推进的负责人,据他介绍,新区成立了24小时项目服务工作专班,全过程做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未来,越来越多的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子公司在雄安新区落户,拉动这里的产业持续向高向新。

除疏解企业加速落地,雄安新区教育医疗服务配套项目建设也在持续推进。

2019年9月,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三校一院”重点项目(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北海幼儿园、雄安宣武医院)开工建设,2023年,“三校一院”陆续投入使用,提升了新区吸引力、承载力。

如今的雄安,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雄安新区科学园、互联网产业园、金融岛等功能片区建设有序推进,雄安新区国贸中心、体育中心、大学园图书馆正在启动建设。随着京雄城际铁路的全线开通,雄安新区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

自成立以来,雄安新区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83个,完成投资超过6700亿元,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城市各项功能以一流标准加快配置,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优化公共服务 建设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考察时强调,“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要同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从一开始就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牢记总书记嘱托,雄安新区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好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年近80岁的王瑞生老人是居住在南文营社区的一名“回迁”群众,“我家距离这里几百米远,一般都会来社区食堂吃饭,我现在吃饭还能享受打折优惠。”“搬迁后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王瑞生老人言语间满是高兴。

南文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介绍,南文营社区通过党建联建方式,集中打造了社区食堂、邻里驿站等一批邻里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学校、便利店、菜店等共同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南文营社区食堂内前来等候用餐的居民相互交谈。“学习强国”记者 李艳芳 摄

走进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便民服务站,社区会客厅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里宽敞舒适,各类学习书籍陈列有序,已经成为社区居民学习争先的文化园地。

在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方便幼儿检查,儿童就诊区的每一个格子上方都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播放着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据介绍,容西片区贤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首家建成运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和“送医送药送健康”工作为抓手,以“一老一小”和慢性病人群为重点,设立了雄安新区首家“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心”,搭建智能管理平台,促进医防深度融合。

此外,雄安将“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贯穿规划建设全过程。居民的上学、工作、就医、休闲、娱乐等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皆可在“15分钟生活圈”实现。“一到傍晚,很多人会到这里散步闲逛,很方便的。”正在悦容公园一角散步的刘阿姨这样和记者描述。“明显绿化变多了。”谈及新区的变化,一位出租车司机如是说。

除了做好本地人员的安置与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居民“小事”外。在承接疏解转移上,雄安新区进行了一系列政策创新。

通过创新政策,雄安努力实现疏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医保和住房公积金待遇不低于北京同期水平。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实现京雄同城化。“在雄安购房,能向北京住房公积金中心申请贷款,这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公积金贷款需求,也坚定了我们在雄安安家落户的信心。”北京一疏解单位员工马女士说。

此外,在疏解人员子女入学,疏解企业和疏解人员社保医保、就业创业、资质互认等公共服务方面,雄安新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北京的事雄安能办,雄安的事北京能办,京雄服务一体化程度正不断提高。

强化创新引领 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雄安新区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努力建设新功能、形成新形象、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雄安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走进雄安科技成果展示中心,智慧、创新、科技感等新气象扑面而来,各类新场景、新应用吸引人们驻足。据介绍,雄安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努力打造国家级前沿创新平台。

与之配套的雄安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正探索国有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新模式和专利开放许可“一对多”新模式,为入驻高校院所和疏解央企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阳光交易平台,让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

科技创新带来产业协同,雄安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

2023年8月30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8个月的时间,这一新的科技园已经成为科创企业入驻高地。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广场。“学习强国”记者 李艳芳 摄

“我们发挥中关村集成服务体系优势,围绕企业发展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务。雄安新区建设7年来,形成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科技园为企业对接各类需求、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搭建平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经理助理徐天鸿介绍。“被雄安的发展前景深深吸引,以及完备的配套和服务,我在第一次考察雄安新区后便决定入驻园区,我们的第一批项目孵化成果也即将面世。”雄安兴元创始人兼CEO巩文通信心满满地说道。

据介绍,开园半年多,雄安中关村已对接3500多家企业,聚集科技型企业近80家,今年还将引进、孵化前沿技术企业不少于100家。

随着一批创新平台和产业载体投入使用,新区举办了空天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金融等一系列高端产业对接活动,持续开展“千企雄安行”等品牌活动,吸引聚集高端高新产业。

4月25日,2024中关村论坛雄安空天产业创新论坛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雄安新区加快谋划空天产业新赛道。“新区空天信息领域已有50多家企业落户。”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在论坛上说。

新区建设离不开各类人才。雄安“筑巢引凤”,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优秀人才引进。2023年11月,雄安新区出台顶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奖励等16条政策措施(简称“雄才十六条”),吸引优秀人才扎根新区。《2023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编制形成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和岗位需求。

雄安人力资源产业园围绕各类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全力打造“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市场全面贯通”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大市场,让雄安成为人才愿意放下行囊的地方,成为年轻人能够成就梦想的地方。

当下的雄安,正通过多种举措实现创新驱动,聚集高端高新产业、吸引创新创业人才、迸发产业发展活力,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撑。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雄安新区正以“千年大计”的定力和“只争朝夕”的干劲,着力建设一座令人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打造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