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 结业证书查询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3-65120501

15723079991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 > 正文

牢牢把握“九个以”的实践要求⑨|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

发布时间:2024-04-22                       资料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点击次数:2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其中,“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问题。

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是党百年来从严管党治党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牢牢确立并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监督作为净化自身、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给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突出强调了人民监督对从严管党治党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人民监督,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在第一个答案的基础上成功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就是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突出强调了自我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至关重要性,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在人民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二者间的良性互动,把内在动力与外在条件、自律与他律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行伟大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动力。这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弘扬,又是对当代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既有深厚历史依据,更具鲜明现实针对性,是习近平总书记把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有机贯通的创造性思想。

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是新征程上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的制胜之道。打铁必须自身硬,完成庄严历史使命,必须确保我们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毋庸讳言,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而复杂,“四种危险”严峻而持久,这些都对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构成了重大挑战。例如,“七个有之”依然存在,政商勾连的腐败,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的渗透,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成为反腐败斗争聚焦的重点。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更严密、更扎实、更具体的思路举措,把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贯彻落实到位,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一方面,不断加大党的自我监督力度。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强大精神支柱,形成高度思想自觉,是加强党的自我监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思想保证。进一步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党内监督体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织密织牢监督网,着力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加强制度建设和纪律约束,加大党规党纪执行力度,严格执纪、精准执纪,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永远吹冲锋号。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措施、纪律,从严教育、监督、管理、查处,切实使领导干部素质更高、能力更强、作风更正。

另一方面,加大人民监督、社会监督力度。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履行责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等民主监督力量。积极畅通人民群众批评监督渠道,完善人民监督的法律制度和方式方法,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增强从严管党治党的监督合力。

同时,要善于把握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实现外在条件与内在自觉、人民监督与自我监督的互动转化。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监督是外因,党的自我监督是内因;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强制性约束和外在监督是他律、是外因,发自内心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是自律、是内因。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善于把外因转化为内因、外在条件转化为内在动力,党要把外在强制性转化为内在自觉性,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他律性的强制约束转化为自律性的自觉行动,把人民监督内化为自我监督,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相关新闻

more+

首页

培训项目

首页  > 新闻聚焦推荐新闻正文

牢牢把握“九个以”的实践要求⑨|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

发布日期:2024.04.22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以”,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其中,“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问题。

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是党百年来从严管党治党实践、特别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牢牢确立并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监督作为净化自身、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给出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突出强调了人民监督对从严管党治党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人民监督,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在第一个答案的基础上成功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就是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突出强调了自我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至关重要性,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在人民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二者间的良性互动,把内在动力与外在条件、自律与他律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行伟大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动力。这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弘扬,又是对当代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既有深厚历史依据,更具鲜明现实针对性,是习近平总书记把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有机贯通的创造性思想。

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是新征程上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的制胜之道。打铁必须自身硬,完成庄严历史使命,必须确保我们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毋庸讳言,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而复杂,“四种危险”严峻而持久,这些都对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构成了重大挑战。例如,“七个有之”依然存在,政商勾连的腐败,以权力为依托的资本逐利行为,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向政治领域的渗透,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成为反腐败斗争聚焦的重点。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大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更严密、更扎实、更具体的思路举措,把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贯彻落实到位,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一方面,不断加大党的自我监督力度。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强大精神支柱,形成高度思想自觉,是加强党的自我监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根本思想保证。进一步完善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党内监督体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织密织牢监督网,着力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统筹衔接、贯通融合。加强制度建设和纪律约束,加大党规党纪执行力度,严格执纪、精准执纪,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永远吹冲锋号。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措施、纪律,从严教育、监督、管理、查处,切实使领导干部素质更高、能力更强、作风更正。

另一方面,加大人民监督、社会监督力度。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履行责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等民主监督力量。积极畅通人民群众批评监督渠道,完善人民监督的法律制度和方式方法,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增强从严管党治党的监督合力。

同时,要善于把握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实现外在条件与内在自觉、人民监督与自我监督的互动转化。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监督是外因,党的自我监督是内因;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强制性约束和外在监督是他律、是外因,发自内心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是自律、是内因。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善于把外因转化为内因、外在条件转化为内在动力,党要把外在强制性转化为内在自觉性,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他律性的强制约束转化为自律性的自觉行动,把人民监督内化为自我监督,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法学院培训中心

电话:023-65120501 023-86056443

邮箱:xianglijuan525@cqu.edu.cn

Copyright ©2005-2021 重庆大学法学院—法治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